聚焦数字智能时代“一卡通”联合应用与创新,

湖北日报讯(记者韩晓玲,致信刘和福、张向涛、石永银)10月17日,数字智能时代高校卡联办换证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70余所高校和行业的3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利用数字智能推动大学服务生态提质升级,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研讨会以“AI赋能,融合创新”为主题,聚焦高校一卡通数字化转型关键问题,搭建产学研协同交流平台,为全国高校建设智慧校园和教育综合服务商提供实践指导。 数字时代高校卡联合申办与变更研讨会人工智能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学校提供)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严大胜在致辞中表示,高校一卡通已从早期的身份识别和支付工具逐渐转变为智慧校园的主要枢纽和数据中心,成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我们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新起点,共同推动高校一卡通从“数字工具”向“智慧平台”升级,从“管理助手”向“教育伙伴”升级。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鸿飞表示,作为校园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关键纽带,“一卡通”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消费卡或门禁卡。它正在成为集成身份认证的智慧校园的关键网关和必备平台。化、数据集成、服务集成。数字智能技术将持续驱动校园一卡通深化“数据关联、场景互通、服务同源”。 研讨会现场(学校提供) 会上,16场高水平专题报告涵盖卡技术创新、应用实践、安全管理等关键方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吴少晶以《数智驱动融合创新》为题,分享了大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风潮和实践,为全国大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式转变。米勇、李冰、查桂亭、范铁城等专家就全卡未来发展、智能服务、卡转型、智慧教育新范式等分享了智慧,分析了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专家们清华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等多所高校从技术标准制定、“无卡无感无边界”应用、NFC校园卡生态、网络安全实践等方面分享了成果,为高校一卡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诸多解决方案。代表们聆听报告(学校提供) 专家指出,一卡通的未来不在于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以数据为纽带,实现系统、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要推动一卡系统与教学管理、学生服务、后勤保障等系统全面协同,打造“一卡通、一号通”的智慧服务新范式。在推动科技强国的同时,必须筑牢安全防线。 与会代表参观并在该地区设立了展览馆。 (照片由学校提供) 与会代表认为,此次会议不仅传达了教育数字化切入理念、汇聚产业发展认同,也为全国高校打破一张名片转型搭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体系。发展问题为可复制、可建立的路径提供了指导。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承办。该组织宣布,将持续深化数字智能卡应用生态建设,推动创新成果在全国高校的落地和转化,成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