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市践行人文城市理念,转变政务服务、文旅融合、风俗习惯等工作方式,打造城市爱心烟火之室,推动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形成文明城市转变,不断提升认同感、满足感、存在感。
1
“一站式”政务便民
“加速”服务时间已到
“从登记到婚检整个过程不到两个小时,周末就可以办完,方便!”刚刚领证的小李夫妇连连称赞。鲟水街婚姻登记点集“民政、卫生、公共事务”三个窗口于一体,打造“领证+婚检+科普”一站式“幸福”,已为500多对新人登记结婚。全省首例民族式婚姻登记
我们实行预约制“爱不打烊”服务,开通5分钟填表、10分钟体检、20分钟领证“绿色通道”,让“生活大事”变成“小事”。志愿者红、数据蓝、天使白三人合作,构建了“前台接待的窗口、后端流通的网络、结果交付的链条”的极简闭环。
首次婚姻登记直播
通过宜都政务服务平台“都好办”开展婚姻登记直播直播专题。重点围绕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政策解读、婚姻登记政策科普、问答三个方面。吸引了2.3万网友在线观看,获得点赞17.2万。
水街上,不仅有他对“两河作证”的热爱,更是“以民为本”的忠诚。政务服务“小切”撬动民生“大幸福”,“事事办好”成为文明宜都最温馨的底色。
2
水街定义“文明风范”
提升文化旅游“吸引力”
春节期间,鲟鱼水以街道“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成功举办了“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在宜都过年”、“鲟鱼之美宜都,发现春天”、“猜灯谜、赏元宵”等特色文化活动。
西市广场“全民教育”大舞台
在白马溪茶社,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红茶制作技艺”尽显茶香;以省传教士彭世荣为代表的人民传教士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关”,全年表演、讲述南关、班曲、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在民族风情长廊里,一场民间戏曲巡演,诠释了中华伟大传统文化之美。
白马溪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
鲟龙水街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利用街区支部、商户联盟、志愿者驿站“三方治理”,做到“垃圾不落地、烟花不扰民、经营不欺压顾客”。 “鲟美宜都”志愿者团队依靠“文明诚信”点,带领周边商户从“有困难找志愿者”到“有时间做志愿者”,让市民和游客“进景区看文化,出景区看文明”。
3
文明婚俗“mga支持者”新趋势”
引领社会“新潮流”
国庆期间,“国庆大爱,传承好家风”集体授牌仪式如期举行,16对新人携手宣誓,不仅做出了婚姻承诺,更是将好家风传承下去。
第二届“5.20”新婚证书颁发仪式
围绕“婚姻登记、发证仪式、家风教育、文化展示、婚恋服务”五大核心功能,打造“五位一体”的家庭文明培训平台。 “二·十四”、“五·二十”、中国节等节点,继续上演“情系千载·鲟鱼之恋”、“一见钟情·幸福金婚”等集体婚礼,倡导新婚、节约、节俭。
《王破相亲》演绎浪漫相亲
我们继续打磨“Flo”老品牌“四季花开,爱宜都”,因地制宜设立“相亲舞台”,开展“课堂快乐”、“一起找对象”等青年交友社交活动百余场。组建“宜都女王”、“新派红娘”团队,成立“大爱宜都”红娘工作室,提供婚恋交友、婚前辅导、情感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一条水街,文明涌动;这座城市充满了新的景观,但它们的诞生只是为了美丽。宜都鲟水街以“政务小窗口”体现“改革雄心”,以“示范街区”标明“文明高线”,以“文明婚俗”弘扬“时代新风尚”。它已成为一个可以实现“铭记乡愁、预见未来”的城市客厅。